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标准码”的博文

汉字字符集-国家标准码

国家标准代码 ,简称 国标码 ,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 的中文常用 汉字 编码集 ,亦为 新加坡 采用。 现时中华人民共和国官方强制使用 GB 18030 标准,但较旧的计算机仍然使用 GB 2312 。 1. GB 2312 GB 2312 或 GB 2312-80 是一个简体中文字符集的中国国家标准,全称为《信息交换用汉字编码字符集·基本集》,又称为 GB0 ,由 中国国家标准总局 发布,1981年5月1日实施。GB2312编码通行于中国大陆;新加坡等地也采用此编码。中国大陆几乎所有的中文系统和国际化的软件都支持GB 2312。 GB 2312标准共收录6763个汉字,其中一级汉字3755个,二级汉字3008个;同时,GB 2312收录了包括拉丁字母、希腊字母、日文平假名及片假名字母、俄语西里尔字母在内的682个全角字符。 GB 2312的出现,基本满足了汉字的计算机处理需要,它所收录的汉字已经覆盖中国大陆99.75%的使用频率。 对于人名、古汉语等方面出现的罕用字,GB 2312不能处理,这导致了后来GBK及GB 18030汉字字符集的出现。 2. GBK 由于GB 2312-80只收录了6763个汉字,有不少汉字,如部分在GB 2312-80推出以后才简化的汉字(如“啰”),部分人名用字(如中国前总理朱镕基的“镕”字),台湾及香港使用的繁体字,日语及朝鲜语汉字等,并未有收录在内。中文电脑开发商,于是利用了GB 2312-80未有使用的编码空间,收录了所有出现在Unicode 1.1及GB 13000.1-93之中的汉字,制定了GBK编码。 根据西方资料,GBK最初是由微软对GB2312的扩展,也就是CP936字码表 (Code Page 936)的扩展(原来的CP936和GB 2312-80一模一样),最初出现于Windows 95简体中文版中,由于Windows产品的流行和在大陆广泛被使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有关部门将其作为技术规范。注意GBK并非国家正式标准,只是国家技术监督局标准化司、电子工业部科技与质量监督司发布的“技术规范指导性文件”。虽然GBK收录了所有Unicode 1.1及GB 13000.1-93之中的汉字,但是编码方式与Unicode 1.1及GB 13000.1-93不同。仅仅是GB 2312到GB 13000.1-93之间的过渡方案。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