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云水禅心”的博文

如此度他

    方丈下山游说佛法。在一家店铺里看到一尊迦牟尼像,青铜所铸,形态逼真。方丈大悦,心想,若能请回寺里,开户其佛光,永世供奉,真乃一件幸事。可店铺老板要价5000元,分文不能少,因见方丈如此钟爱它,更咬定原价不放。     方丈回到寺里对众僧谈起此事,众僧很着急,问方丈打算以多少钱买下它。方丈说:“500元足矣。”众僧感叹不已:“那怎么可能!”方丈说:“天理犹存,当然有办法。万丈红尘,芸芸众生,欲壑难填,得不偿失呀,我佛慈悲,普度众生,当让他仅仅赚到这500元!”     “怎样度他呢?”众僧不解地问。     “让他忏悔。”方丈回答。众僧更不解了。方丈说:“只管按我的吩咐去做就行了。”     方丈让弟子们乔装打扮了一番。第一个弟子下山去店铺里和老板砍价,咬定4500元,未果回山。     第二天,第二个弟子下山去和老板砍价,咬定4000元不放,亦未果回山。     就这样,直到最后一个弟子在第9天下山时所给的价已经低到200元。眼见那一个个买主,一个比一个价给得低,老板很是着急,每一天他都后悔不如以前一天的价格卖给前一个人了。他深深地名怨恨自己太贪。到第10天时,他在心里说,今天若再有人来,无论多少钱我都要立即出手。     到第10天,方丈亲自下山,说要出500元买下那尊铜像,老板高兴得不得了——竟然又反弹到了500元,当即出手,高兴之余欲送给方丈龛台一具。方丈得到了那亲铜像,谢绝了龛台,单掌作揖笑曰:“欲望无边,凡事有度,一切适可而止呀!善哉,善哉……”

留着吧

    山里有座庙,住着师徒俩。徒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下山去买吃和用的东西。     山道崎岖不平。一天,徒弟背着包裹,在一个拐弯处,被路上一块凸起的石头绊倒,磕伤了胳膊。徒弟爬起来,对着石头,踢一两脚,狠狠地骂道:“这该死的绊脚石。”徒弟想把它挖掉,告诉了师傅,师傅却说:“留着吧。”徒弟问为什么,师傅不语。     夏天的时候,山洪暴发,把山道冲毁了。师傅和徒弟,挖土刨石,把所有能用的土和石头都用完了,剩下一个坑,无法填平。     师傅想起那块让徒弟吃了多次亏的绊脚石,和徒弟一起把那块石头抬起来,放进坑里,不大不小,正合适,下山的路又通了。     徒弟称赞师傅有先见之明,师傅只是淡淡地说:“徒儿啊,有时候,绊脚石与铺路石其实是一块石头。”

谁与佛有缘

    兄弟二人皆立志远游修道,无奈父母年迈、弟妹年幼,老大家里还有病妻弱子,所以一直未能成行。    某日,一高僧路过,兄弟二人要拜其为师,并将家中的难处诉说一遍。高僧双手合十,微闭双目,喃喃自语:“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得?你二人悟性皆不够,十年后我会再来。”然后飘然而去。    哥哥顿悟,手持经书决绝而去。弟弟望望父母,看看病嫂幼妹,终不能舍弃。    十年后,哥哥归来。口诵佛经,念念有词;仙风道骨,略见一斑。再看弟弟,弯腰弓背,面容苍老;神情呆滞,反应缓慢。    高僧如期而至,问二人有何收获。    哥哥说:“十年内游遍高山大川,走遍寺庙道观,背诵真经千卷,感悟万万千千。    弟弟说:“十年内送走老父老母,病嫂身体健康,幼妹成家立业。但因劳累无暇诵读经书,恐与大师无缘。    高僧微微一笑,立刻决定收弟弟为徒。    哥哥不解,追问缘由。    高僧道:“佛在心中,不在名山大川;心中有善,胜读真经千卷;父母尚且不爱,谈何普度众生?舍本逐末,终致与佛无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