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标签为“vps”的博文

通过SSH修改调整Linux VPS 时间和时区

美国vps大多都是国外的时间,让我们的程序总是不适应。那么如何调整linux的时间为北京时间?修改linux vps的时间和时区,有什么办法? 首先,需要ssh登录vps或服务器。 date 命令可以查看时间和时区。然后输入以下命令: rm -rf /etc/localtime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再date查看下时间和时区,时间是否正确了。如果已经正确,那么OK搞定。 SSH操作范例: 如果还是有些不对,那么需要用命令 ntpdate stdtime.sinica.edu.tw 来校准时间。ntpdate stdtime.sinica.edu.tw 如果提示无此命令,那么需要先安装 ntpdate CentOS 安装方法: yum -y install ntpdate ntp   Ubuntu安装方法: sudo apt-get install -y ntpdate ntp  

Linux vps修改时间改成北京时间

1.先登陆你的ssh,命令:date 看下时间是不是北京时间,如果不是我们把他改成北京时间。 2.命令: rm -rf /etc/localtime ln -s /usr/share/zoneinfo/Asia/Shanghai /etc/localtime   3.再用date命令看下,你的vps的时间改变了吗?大部分Linux vps的母鸡是允许每个vps修改时间的! 如果此时你的vps时间已经改成北京时间就不用看下面了,如果此时你的vps时间还没有修改好。再试下命令: ntpdate stdtime.sinica.edu.tw 使用ntpdate stdtime.sinica.edu.tw 时候如果提示这个命令,先安装 ntpdate就可以了。   centos 系统的vps用命令: yum -y install ntpdate ntp Ubuntu系统的: sudo apt-get install -y ntpdate ntp

Optimize Apache and MySQL for a 256MB VPS

sudo nano /etc/mysql/my.cnf   Add the following line into the section [mysqld]: skip-innodb   Next locate the line skip-external-locking and add skip-locking below that line.   Now find the section labeled “Fine Tuning”. Change/add the settings in that section to match those below:   key_buffer = 16K max_allowed_packet = 1M thread_stack = 64K thread_cache_size = 4 sort_buffer = 64K net_buffer_length = 2K   Save the file (ctrl+x) and restart MySQL: sudo /etc/init.d/mysql restart If you run MySQLtuner again you will see that the “memory” warning is gone, ignore the aother warnings for the moment (you need to run the script after a few days again to get exact test results)   Optimize Apache in prefork mode If you followed the Ubuntu tutorial we’ve mentioned in the first paragraph, your Apache setup should run in prefork mode. The default settings are much to high, open the file sudo nano /etc/apache2/apache2.conf andchange the following settings:    ...

新购VPS后的一些必要设置

以下是在LNMP环境下设置,其他环境可能稍有不同。 1.Mysql禁用日志(可选,如果你觉得日志对你来说没有用,建议禁用) /etc/my.cnf 把这两行注释掉 #log-bin=mysql-bin #binlog_format=mixed 2.修改nginx的进程数量 /usr/local/nginx/conf/nginx.conf 一般不用修改,如果你的VPS给了你双核,可以修改worker_processes值为2 3.修改php-cgi的进程数量 /usr/local/php/etc/php-fpm.conf 修改12 一般256M内存,大概可以设为12个。 4.修改最大同时连接文件数 系统默认是1024,最好改大些 使用 ulimit -a 可以查看当前系统的所有限制值,使用ulimit -n 可以查看当前的最大打开文件数。 新装的linux默认只有1024,当作负载较大的服务器时,很容易遇到error: too many open files。因此,需要将其改大。 使用 ulimit -n 65535 可即时修改,但重启后就无效了。(注ulimit -SHn 65535 等效 ulimit -n 65535,-S指soft,-H指hard) 有如下三种修改方式: 1.在/etc/rc.local 中增加一行 ulimit -SHn 65535 2.在/etc/profile 中增加一行 ulimit -SHn 65535 3.在/etc/security/limits.conf最后增加如下两行记录 * soft nofile 65535 * hard nofile 65535 具体使用哪种,试试哪种有效吧,我在 CentOS中使用第1种方式无效果,使用第3种方式有效果,而在Debian中使用第2种有效果.

DROPBOX 定时备份VPS数据方案

首先介绍下这里的主角–Dropbox,DropBox是一款非常好用的免费网络文件同步工具或者说是服务,类似于国内的金山快盘,可以让你轻松备份你电脑上的文件,或者是同步到另外一台电脑。不赘述,直接进入正题: 一、安装配置Dropbox: Dropbox提供了不同操作系统的客服端,win下的话直接安装设置比较简单,而我们大部分的VPS都是linux操作系统,所以首先我们得在我们的VPS上安装dropbox,根据vps的系统位数选择下列命令下载dropbox: 32位:   wget -O dropbox.tar.gz http://www.dropbox.com/download?plat=lnx.x86   64位:   wget -O dropbox.tar.gz http://www.dropbox.com/download?plat=lnx.x86_64   然后解压:   tar xzvf dropbox.tar.gz   解压完成后通过以下命令运行dropbox:   ~/.dropbox-dist/dropboxd &   一般情况下因为我们是第一次运行,vps未与你的dropbox账户关联,所以并不会进行同步而是会出现如下提示: This client is not linked to any account…   Please visit https://www.dropbox.com/cli_link?host_id=XXXXXXXXXX&cl=en_US to link this machine.   这里dropbox已经为你的vps生成的一个host_id,复制上述提示中https://www.dropbox.com/cli_link?host_id=XXXXXXXXXX&cl=en_US这个网址在浏览器打开,然后输入你的帐号密码,dropbox就自动帮你的账户绑定到你的VPS了.   二、建立备份   首先进入dropbox目录:   cd ~/Dropbox   在开始备份之前,我们首先要通过ln软链接你所有要备份的目录,例如:   ln -s /home/wwwroot...

VPS安全设置阻止扫站爆破者

前面我们介绍了VPS SSH默认端口22的修改方法,这里我们继续加强一下VPS的安全意识,给大家一段代码来检测你的vps是否遭遇了包里破解: cat /var/log/secure|awk ‘/Failed/{print $(NF-3)}’|sort|uniq -c|awk ‘{print $2″=”$1;}’       Redhat/Fedora cat /var/log/auth.log|awk ‘/Failed/{print $(NF-3)}’|sort|uniq -c|awk ‘{print $2″=”$1;}’        Debian/Ubuntu 如果查询出来的结果中包含了“ip地址=数量”这样的结果,那就说明有人曾试图破解过你的密码。 设置一下禁用root登录 在禁用root登录前首先一定要先增加一个普通权限的用户,并设置密码 useradd test passwd test 然后禁止ROOT远程SSH登录:  vi /etc/ssh/sshd_config 把其中的 PermitRootLogin yes 改为 PermitRootLogin no 如果PermitRootLogin前面的有#的话也一定要删除掉,否则无法生效。 再重启sshd服务  service sshd restart 以后我们便可以通过普通权限的ssh账户连接我们的vps,如果需要管理权限的话,可以用下面命令提升到root权限 su root Iptable设置: 封掉多次尝试登录的恶意IP。 封单个IP使用如下命令: iptables -I INPUT -s 61.253.249.157 -j DROP 封整个IP段使用如下命令: iptables -I INPUT -s 61.253.0.0/16 -j DROP 解除IP封锁使用如下命令: iptables -L INPUT iptable -D INPUT num序号

VPS修改SSH默认端口

虽然咱是个伪LINUX爱好者,但是最最基本的我们还是要学习一下的,拿到VPS第一件事是修改一下SSH默认端口22,  [root@server ~]$ vi /etc/ssh/sshd_config 找到 #port 22 将前面的#去掉,然后修改端口 port 2008 重启服务,这样默认的22端口就被我们改成了2008了 [root@server ~]$ /etc/init.d/sshd restart  

菜鸟用linux vps做网站

图片
前两篇关于linux下的VPS配制,由于时间原因,还是以失败告终,过年后,这是2012我的第一篇文章,想想一下,还是决定以傻瓜的方式先让自己的VPS运行起来,以后再慢慢学习手动配制的方法。个人使用的话,大家还是尽量摆脱使用控制面板,这样可以充分发挥机器的性能,控制面板都是比较臃肿的,并不是所有功能你都需要。本文所提到的大部分操作同样适用于在独立服务器上安装Kloxo。本文适合未接触过Linux和Kloxo的同学参考,欢迎交流。 一、关于Kloxo   Kloxo的前身是Lxadmin,它是一款免费、开源、高效、灵活的虚拟主机控制面板,运行在安装了32位 Red Hat 或者 CentOS 的Linux发行版(RHEL系列)的独立服务器或者虚拟服务器(Xen/OpenVZ/Virtuozzo)上。在运行了包括控制面板、Web Server、Mail、DNS、数据库、系统服务的情况下,可以优化到只占用33MB内存的极限(应该只有跑Lighttpd才能实现)。Kloxo能够在 Apache 与 Lighttpd 这两大Web Server之间灵活切换,同时集成了MySQL、pure-ftpd、Xcache、djbdns/bind、SUexec等组件。如果你想了解更多Kloxo的信息可以访问: Kloxo官方网站 和 Kloxo维基百科 。   注意:根据Kloxo官方安装指南,Kloxo对64位Red Hat或者CentOS的Linux发行版的支持还在开发中,目前暂不支持。而且,安装时至少需要256MB的内存(没有交换空间Swap的要特别注意,最好是达到这个要求,通常是指OpenVZ)及2GB的磁盘空间。如果你的磁盘是手动分区的,请确保/tmp目录有足够的空间可供Kloxo的临时文件使用。   当然,也有大神提供 优化版的Kloxo 可以安装在更低配置的VPS上,对于这种安全性能要求高的软件,我选择官方版本或者自己优化。对了,记得有同学在128MB的XEN上成功安装过。关于各种经验和疑问,建议大家多用用搜索引擎。   二、安装Kloxo   很多运营商都提供管理平台让客户对自己的VPS做一些常规管理,比如系统开关重启、系统重装、资源使用率查看等。今天用VPS做Kloxo安装步骤介绍,重装纯净的32位CentOS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