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文

目前显示的是 2013的博文

nginx查看并发连接数

图片
通过查看Nginx的并发连接,我们可以更清除的知道网站的负载情况。Nginx并发查看有两种方法(之所以这么说,是因为笔者只知道两种),一种是通过 web界面,一种是通过命令,web查看要比命令查看显示的结果精确一些。 通过web界面查看时Nginx需要开启status模块,也就是安装Nginx时加上 –with-http_stub_status_module 然后配置Nginx.conf,在server点里面加入如下内容 location /status { stub_status on; access_log /usr/local/nginx/logs/status.log; auth_basic “NginxStatus”; } 配置完后重新启动Nginx后我们可以通过浏览器访问http://localhost/status 查看 解析: Active connections //当前 Nginx 正处理的活动连接数。 server accepts handled requests //总共处理了8 个连接 , 成功创建 8 次握手,总共处理了500个请求。 Reading //nginx 读取到客户端的 Header 信息数。 Writing //nginx 返回给客户端的 Header 信息数。 Waiting //开启 keep-alive 的情况下,这个值等于 active – (reading + writing),意思就是 Nginx 已经处理完正在等候下一次请求指令的驻留连接

Encode Explorer 一款简洁的PHP文件浏览器

Encode Explorer 是web文件浏览工具,作者应该是爱沙尼亚人,相对于其他同类产品,它最大的优点就是简洁易用、短小精悍,单文件不到100K,普通用户和管理员用户权限设置也不错,图片预览功能很酷,最大的缺点应该是不支持站内搜索,只能用浏览器搜索,不过对我来说是足够用了,感觉非常棒,所以在这里分享一下。   官方网站 http://encode-explorer.siineiolekala.net 下载地址 http://sourceforge.net/projects/encode-explorer/files/encode-explorer 演示地址 http://encode-explorer.siineiolekala.net/explorer

/usr was not properly dismounted解决办法

今天在FreeBSD用 dmesg命令 查看信息时,发现最后几行出现了错误 提示信息: /usr was not properly dismounted /tmp was not properly dismounted /var was not properly dismounted 几经周折,终于解决了,解决方法如下: shutdown -h now /halt/reboot/

apache常用的配置指令:ServerTokens

ServerTokens 指令 说明 配置”Server:”应答头 语法 ServerTokens Major|Minor|Min[imal]|Prod[uctOnly]|OS|Full 默认值 ServerTokens Full 作用域 server config 状态 核心(C) 模块 core 这个指令控制了服务器回应给客户端的”Server:”应答头是否包含关于服务器操作系统类型和编译进的模块描述信息。 ServerTokens Prod[uctOnly] 服务器会发送(比如): Server: Apache ServerTokens Major 服务器会发送(比如): Server: Apache/2 ServerTokens Minor 服务器会发送(比如): Server: Apache/2.0 ServerTokens Min[imal] 服务器会发送(比如): Server: Apache/2.0.41 ServerTokens OS 服务器会发送(比如): Server: Apache/2.0.41 (Unix) ServerTokens Full (或未指定) 服务器会发送(比如): Server: Apache/2.0.41 (Unix) PHP/4.2.2 MyMod/1.2 此设置将作用于整个服务器,而且不能用在虚拟主机的配置段中。

关闭QQ空间

QQ空间开通后是可以关闭的。申请QQ空间关闭连接地址: http://imgcache.qq.com/qzone/web/load3.htm

FreeBSD下查看各软件版本命令

查看FreeBSD版本: uname -a root# uname -a FreeBSD power 8.1-RELEASE FreeBSD 8.1-RELEASE #0: Mon Jul 19 02:36:49 UTC 2010 root@mason.cse.buffalo.edu:/usr/obj/usr/src/sys/GENERIC amd64 查看apache版本: apachectl -v root#apachectl -v Server version: Apache/2.2.15 (FreeBSD) Server built: Nov 26 2010 16:07:59 查看php版本:php -v root#php -v   Copyright (c) 1997-2010 The PHP Group Zend Engine v2.2.0, Copyright (c) 1998-2010 Zend Technologies with Zend Extension Manager v1.2.2, Copyright (c) 2003-2007, by Zend Technologies with Zend Optimizer v3.3.0, Copyright (c) 1998-2007, by Zend Technologies 查看php模块:php -m   查看mysql版本:mysql -V(大写V哦) root#mysql -V mysql Ver 14.14 Distrib 5.1.53, for portbld-freebsd8.1 (amd64) using 5.2

MySQL快速清空数据表数据的SQL语句

快速清空数据库内指定表内容的SQL语句.速度也是最快的,比Delete删除方式快非常多 很简单,SQL语句如下: TRUNCATE TABLE ‘表名’ 这样就利用SQL语句清空了该数据表,而不保留日志。

DEDECMS出现 Call to undefined function parcv() in \include\dedesql.class.php的解决方法

function ParCv() 并没有封装在类 dedesql.class.php里   解决方法 打开include/dedesql.class.php   找到   if(isset($GLOBALS[‘arrs1’])) { $v1 = $v2 = ”; for($i=0;isset($arrs1[$i]);$i++) { $v1 .= ParCv($arrs1[$i]); } for($i=0;isset($arrs2[$i]);$i++) { $v2 .= ParCv($arrs2[$i]); } $GLOBALS[$v1] .= $v2; }   替换为   if(isset($GLOBALS[‘arrs1’])) { $v1 = $v2 = ”; for($i=0;isset($arrs1[$i]);$i++) { $v1 .= chr($arrs1[$i]); } for($i=0;isset($arrs2[$i]);$i++) { $v2 .= chr($arrs2[$i]); } $GLOBALS[$v1] .= $v2; }

linux的mount挂载命令详解

挂接命令(mount) 首先,介绍一下挂接(mount)命令的使用方法,mount命令参数非常多,这里主要讲一下今天我们要用到的。 命令格式: mount [-t vfstype] [-o options] device dir 其中: 1.-t vfstype 指定文件系统的类型,通常不必指定。mount 会自动选择正确的类型。常用类型有: 光盘或光盘镜像:iso9660 DOS fat16文件系统:msdos Windows 9x fat32文件系统:vfat Windows NT ntfs文件系统:ntfs Mount Windows文件网络共享:smbfs UNIX(LINUX) 文件网络共享:nfs 2.-o options 主要用来描述设备或档案的挂接方式。常用的参数有: loop:用来把一个文件当成硬盘分区挂接上系统 ro:采用只读方式挂接设备 rw:采用读写方式挂接设备 iocharset:指定访问文件系统所用字符集  3.device 要挂接(mount)的设备。 4.dir 设备在系统上的挂接点(mount point)。   1、从光盘制作光盘镜像文件。将光盘放入光驱,执行下面的命令。 #cp /dev/cdrom /home/sunky/mydisk.iso 或 #dd if=/dev/cdrom of=/home/sunky/mydisk.iso 注:执行上面的任何一条命令都可将当前光驱里的光盘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 2、将文件和目录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执行下面的命令。 #mkisofs -r -J -V mydisk -o /home/sunky/mydisk.iso /home/sunky/ mydir 注:这条命令将/home/sunky/mydir目录下所有的目录和文件制作成光盘镜像文件/home/sunky/mydisk.iso,光盘卷标为:mydisk 3、光盘镜像文件的挂接(mount) #mkdir /mnt/vcdrom 注:建立一个目录用来作挂接点(mount point) #mount -o loop -t iso9660 /home/sunky/mydisk.iso /mnt/vcdrom 注:使用/mnt/vcdrom就可以访问盘镜像文件mydisk.iso里的...

给pidgin安装pidgin-lwqq插件

pidgin很好安装,源里面有,直接aptitude install pidgin即可安装完成。 pidgin-lwqq安装则较为麻烦一点。首先git clone https://github.com/xiehuc/pidgin-lwqq.git pidgin-lwqq,如果没有git的先安装aptitude install git ,然后再安装pidgin-lwqq所需要的依赖包apt-get install build-essential cmake pkg-config libglib2.0-dev libcurl4-openssl-dev libpurple-dev。安装完这些依赖包后开始编译: git submodule init git submodule update mkdir build;cd build cmake .. make sudo make install

gpasswd命令

1.功能作用 用户组管理命令 2.位置 /usr/bin/gpasswd 3.格式用法 gpasswd [option] GROUP 4.主要参数 -a, –add USER 添加用户到组 -d, –delete USER 从组删除用户 -h, –help 显示帮助信息 -r, –remove-password 删除密码 -R, –restrict 限制用户登入组,只有组中的成员才可以用newgrp加入该组 -M, –members USER,… 指定组成员和-A的用途差不多 -A, –administrators ADMIN,…指定管理员 5.应用实例 1、添加用户到组 sudo gpasswd -a tom webadmin 2、用户从组中删除 sudo gpasswd -d tom webadmin 3、给用户组设置密码 sudo gpasswd webadmin 4、将tom提升为webadmin组管理员 gpasswd -A tom webadmin 5、删除组密码 gpasswd -r webadmin 6、禁止其他用户切换到该组 gpasswd -R webadmi

add-apt-repository

我们可以使用 “add-apt-repository” 脚本添加 ppa 到当前的库中并且自动导入公钥。 再终端下使用下面的语法: add-apt-repository ppa: 举个例子:安装最新的audacious(ubuntu下) sudo add-apt-repository ppa:nilarimogard/webupd8 sudo apt-get update sudo apt-get install audacious 注: add-apt-repository 是由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这个工具包提供的 所以要先安装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才能使用 add-apt-repository 否则会显示“command not found” 安装方法:apt-get install python-software-properties 删除:add-apt-repository –remove ppa: 即可

Gedit中文乱码解决方法

本文针对gnome桌面 直接ALT+F2 输入dconf-editor,展开/org/gnome/gedit/preferences/encodings auto-detected的Value中加入 ‘GB18030’ ,加在CURRENT前面;

Debian不能添加VPN?

图片
一直用windows 桌面,添加VPN客户端只需要上控制面板点几下就OK,今天在debian桌面上想VPN一下出去透透气,可是在网络配置里的添加VPN按钮是灰色的。如下图 找了半天终于找到解决方法了:apt-get install network-manager-pptp-gnome

chmod命令setuid setgid sticky bit说明

permission的符号模式表: 模式 名字 说明 r 读 设置为可读权限 w 写 设置为可写权限 x 执行权限 设置为可执行权限 X 特殊执行权限 只有当文件为目录文件,或者其他类型的用户有可执行权限时,才将文件权限设置可执行 s setuid/gid 当文件被执行时,根据who参数指定的用户类型设置文件的setuid或者setgid权限 t 粘贴位 设置粘贴位,只有超级用户可以设置该位,只有文件所有者u可以使用该位   一个文件都有一个所有者, 表示该文件是谁创建的. 同时, 该文件还有一个组编号, 表示该文件所属的组, 一般为文件所有者所属的组. 如果是一个可执行文件, 那么在执行时, 一般该文件只拥有调用该文件的用户具有的权限. 而setuid, setgid 可以来改变这种设置. setuid: 设置使文件在执行阶段具有文件所有者的权限. 典型的文件是 /usr/bin/passwd. 如果一般用户执行该文件, 则在执行过程中, 该文件可以获得root权限, 从而可以更改用户的密码. setgid: 该权限只对目录有效. 目录被设置该位后, 任何用户在此目录下创建的文件都具有和该目录所属的组相同的组. sticky bit: 该位可以理解为防删除位. 一个文件是否可以被某用户删除, 主要取决于该文件所属的组是否对该用户具有写权限. 如果没有写权限, 则这个目录下的所有文件都不能被删除, 同时也不能添加新的文件. 如果希望用户能够添加文件但同时不能删除文件, 则可以对文件使用sticky bit位. 设置该位后, 就算用户对目录具有写权限, 也不能删除该文件. 下面说一下如何操作这些标志: 操作这些标志与操作文件权限的命令是一样的, 都是 chmod. 有两种方法来操作, 1) chmod u+s temp — 为temp文件加上setuid标志. (setuid 只对文件有效) chmod g+s tempdir — 为tempdir目录加上setgid标志 (setgid 只对目录有效) chmod o+t temp — 为temp文件加上sticky标志 (sticky只对文件有效) 2) 采用八进制方式. 对一般文件通过三组八进制数字来置标志, 如 666, 777, 644等. 如果设置这些特殊标志, ...

samba passwd的几种方式

passdb backend就是用户后台的意思。目前有三种后台:smbpasswd、tdbsam和ldapsam。sam应该是security account manager(安全账户管理)的简写。   1.smbpasswd   passdb backend = smbpasswd   该方式是使用smb自己的工具smbpasswd来给系统用户(真实用户或者虚拟用户)设置一个Samba密码,客户端就用这个密码来访问Samba的资源。smbpasswd文件默认在/etc/samba目录下,不过有时候要手工建立该文件。   smbpasswd -a 用户名 #添加一个samba用户 smbpasswd -d 用户名 #禁用一个samba用户 smbpasswd -e 用户名 #恢复一个samba用户 smbpasswd -x 用户名 #删除一个samba用户   2.tdbsam   passdb backend = tdbsam   该方式则是使用一个数据库文件来建立用户数据库。数据库文件叫passdb.tdb,默认在/etc/samba目录下。passdb.tdb 用户数据库可以使用smbpasswd –a来建立Samba用户,不过要建立的Samba用户必须先是系统用户。我们也可以使用pdbedit命令来建立Samba账户并由其pdbedit管 理。   用户的建立可以先用mksmbpasswd建立一个smppasswd文件,然后用pdbedit将文件里的用户导入数据库。   cat /etc/passwd | mksmbpasswd > /etc/samba/smbpasswd   pdbedit命令的参数很多,我们列出几个主要的:   pdbedit -i smbpasswd:/etc/samba/smbpasswd pdbedit -a username:新建Samba账户。 pdbedit -x username:删除Samba账户。 pdbedit -L:列出Samba用户列表,读取passdb.tdb数据库文件。 pdbedit -Lv:列出Samba用户列表的详细信息。 pdbedit -c “[D]” –u username:暂停该Sa...

FreeBSD系统优化防止ddos

1)这个话题有点大,我相信我做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同时很多人也会问我,是不是要编译内核,这边的回答是不需要编译任何内核,只需要copy文件,然后重启一下服务器就可以了。   2)加载文件修改 # vi /boot/loader.conf #加入如下文本 kern.dfldsiz=”2147483648″ # Set the initial data size limit kern.maxdsiz=”2147483648″ # Set the max data size kern.ipc.nmbclusters=”0″ # Set the number of mbuf clusters kern.ipc.nsfbufs=”66560″ # Set the number of sendfile(2) bufs ##解释: a. 第一,第二行主要是为了突破1G内存设置的 b. 第三行其实是bsd的一个bug,当系统并发达到一个数量级的时候,系统会crash,这个是非常糟糕的事情,所幸更改了这个参数后,在高并发的时候,基本可以没有类似情况,当然非常bt的情况,还得进一步想办法 c. 第四行是读取的文件数,如果你下载的文件比较大,且比较多,加大这个参数,是非常爽的   3)Sysctl修改 #vi /etc/rc.local sysctl kern.ipc.maxsockets=100000 ##增加并发的socket,对于ddos很有用 sysctl kern.ipc.somaxconn=65535 ##打开文件数 sysctl net.inet.tcp.msl=2500 ##timeout时间   4)通过上述的简单优化,会给你带来意外的惊喜,如果有兴趣的兄弟,可以尝试一下看看,绝无副作用。

freebsd卸载及重新安装程序

以php5-pcre为例: cd /usr/ports/devel/php5-pcre make deinstall rmconfig clean make build make install make clean apachectl gracefull     完整删除软件 进入 cd /var/db/pkg 找到你要删除的软件 pkg_delete nginx-0.5.33 也可以使用如[pkg_delete p5-D* ]通配符,一次删除多个软件

FreeBSD与Linux下date取日期的方法

今天日期(CST格式): FreeBSD: test# date 2011年 03月 22日 星期二 09:27:47 CST Debian: [root@shaobo ~]# date 2011年 03月 22日 星期二 09:27:47 CST   今天日期(数字格式): FreeBSD: test# date +%Y%m%d 20110322 Debian: [root@shaobo ~]# date +%Y%m%d 20110322   昨天日期(数字格式): FreeBSD: test# date -v -1d +%Y%m%d 20110321 Debian: [root@shaobo ~]# date +%Y%m%d –date=’1 days ago’ 20110321 [root@shaobo ~]# date –date=’yesterday’ +%Y%m%d 20110321   前天日期(数字格式): FreeBSD: test# date -v -2d +%Y%m%d 20110320 Debian: [root@shaobo ~]# date +%Y%m%d –date=’2 days ago’ 20110320   明天日期: FreeBSD: test# date -v +1d +%Y%m%d 20110323 Debian: [root@shaobo ~]# date +%Y%m%d –date=’tomorrow’ 20110323 [root@shaobo ~]# date -d “1 day” “+%Y%m%d” 20110323   后天日期: FreeBSD: test# date -v +2d +%Y%m%d 20110324 Debian: [root@shaobo ~]# date -d “2 day” “+%Y%m%d” 20110324   date +%s 可以得到UNIX的时间戳; [root@shaobo ~]# d...

FreeBSD crontab的用法

使用权限 : 所有使用者 使用方式 : crontab [ -u user ] file crontab [ -u user ] { -l | -r | -e } 说明 : crontab 是用来让使用者在固定时间或固定间隔执行程序之用,换句话说,也就是类似使用者的时程表。-u user 是指设定指定 user 的时程表,这个前提是你必须要有其权限(比如说是 root)才能够指定他人的时程表。如果不使用 -u user 的话,就是表示设定自己的时程表。 参数 : crontab-e: 执行文字编辑器来设定时程表,FREEBSD内定的文字编辑器是 VI,如果你想用别的文字编辑器,可以编辑/root/.cshrc文件setenv  EDITOR  vi 改为setenv  EDITOR  ee crontab-r: 删除目前的时程表 crontab-l: 列出目前的时程表 crontab file [-u user]-用指定的文件替代目前的crontab。     时程表的格式如下 : f1            f2                   f3                f4                  f5                program 分钟    小时    月份中的第几日   月份    星期中的第几天   要执行的程序。   当 f1 为 * 时表示每分钟都要执行 program,f2 为 * 时表示每小时都要执行程序,其馀类推 当 f1 为 a-b 时表示从第 a 分钟到第 b 分钟这段时间内要执行,f2 为 a-b 时表示从第 a 到第 b 小时都要执行,其馀类推 当 f1 为 */n 时表示每 n 分钟个时间间隔执行一次,f2 为 */n 表示每 n 小时个时间间隔执行一次,其馀类推 当 f1 为 a, b, c,… 时表示第 a, b, c,… 分钟要执行,f2 为 a, b, c,… 时表示第 a, b, c…个小时要执行,其馀类推 使用者也可以将所有的设定先存放在档案 file 中,用 crontab file 的方式来设定时程表。 Linux中,个人用户的crontab放在/var/spool/cron下 FreeBSD中,个人用户...

Linux系统提示There are stopped jobs怎么办?

运行命令 logout 时,系统提示: There are stopped jobs 。这时可以运行命令 jobs ,看看是什么程序还在运行然后运行命令 fg ,把还在运行的程序调出来,安全退出该程序就可以了。

FreeBSD下Mount总结

一、mount FAT/FAT32分区(C盘为例) mount -t msdos /dev/ad0s1 /mnt 或 mount_msdos /dev/ad0s1 /mnt #for 4.xmount_msdosfs /dev/ad0s1 /mnt #for 5.x 二、mout Windows的扩展分区(FAT/FAT32) 命令和“一”一样,只是要记住:扩展分区从s5开始,例如mount D盘,可用: mount -t msdos /dev/ad0s5 /mntmount_msdos /dev/ad0s5 /mnt #for 4.xmount_msdosfs /dev/ad0s5 /mnt #for 5.x 三、mount NTFS分区(C盘为例) mount -t ntfs /dev/ad0s1 /mnt 或 mount_ntfs /dev/ad0s1 /mnt [注意] 1.chinese/gbfs 的 ntfs 似乎有问题,不建议玩家级用户使用 2.要让mount上的windows 分区(或CD-ROM)显示中文,需要升级你的ports,再安装gbfs: #cd /usr/ports/chinese/gbfs#make install clean 然后编译内核,注释掉”options CD9660″,”options MSDOS”。 3.在5.1-current上不用安装gbfs,用: mount_msdosfs -L zh_CN.GB18030 /dev/ad0sX /mnt 命令就可以支持FAT32分区上的中文文件名,当然,locale可以不用18030,zh_CN.eucCN, zh_CN.GBK都可以! 四、mount Linux Ext2fs/Ext3fs 在内核里面加入“options EXT2FS”,编译内核。mount 的时候用“mount_ext2fs”命令即可,ext3fs的mount也用“mount_ext2fs”。 五、mount 普通数据光盘 mount_cd9660 /dev/acd0 /cdrom 六、mount ISO 文件 在5.x中如下 mdconfig -a -t vnode -f abc.iso -u 1mount_cd9660 /dev/md1 ...

FreeBSD 中 vmstat 命令详解

命令輸出的例子: % vmstat procs memory page disk faults cpu r b w avm fre flt re pi po fr sr ad0 in sy cs us sy id 1 0 0 185M 212M 49 0 0 0 46 0 0 1132 830 363 0 0 99 参数说明 procs r: 在运行的进程数 b: 在等待io的进程数(等待i/o,paging等等) w: 可以进入运行队列但被替换的进程 memory 以”K”为单位,包括虚拟内存和真实内存,正在运行或最近20秒在运行的进程所用的虚拟内存将被视为”active”。 avm: 活动的虚拟内存 free: 空闲的内存 page 统计错误页和活动页,每5秒平均一下,以秒为单位给出数值。 flt: 错误页总数 re: 回收的页面 pi: 进入页面数 po: 出页面数 fr: 空余的页面数 sr: 每秒通过时钟算法扫描的页面 disk 显示每秒的磁盘操作。磁盘名字的前两个字母加数字,默认只显示两个磁盘,如果有多的,可以加”-n”来增加数字或在命令行下把磁盘名都填上。 faults 显示每秒的中断数。 in: 设备中断 sy: 系统中断 cy: CPU交换 cpu 表示CPU的使用状态。 cs: 用户进程使用的时间 sy: 系统进程使用的时间 id: CPU空闲的时间 数值说明 如果”r”经常大于4,且”id”经常少于40,表示cpu的负荷很重。 如果”pi”,”po”长期不等于”0″,表示内存不足。 如果”disk”经常不等于”0″,且在”b”中的队列大于3,表示”io”性能不好。

解决nginx出现File not found的问题

使用php-fpm解析PHP,”No input file specified”,”File not found”是令nginx新手头疼的常见错误,原因是php-fpm进程找不到SCRIPT_FILENAME配置的要执行的.php文件,php-fpm返回给nginx的默认404错误提示。 比如我的网站doucument_root下没有test.php,访问这个文件时通过抓包可以看到返回的内容。   HTTP/1.1 404 Not Found Date: Fri, 21 Dec 2012 08:15:28 GMT Content-Type: text/html Proxy-Connection: close Server: nginx/1.2.5 X-Powered-By: PHP/5.4.7 Via: 1.1 c3300 (NetCache NetApp/6.0.7) Content-Length: 16   File not found.   很多人不想用户直接看到这个默认的404错误信息,想自定义404错误. 给出解决办法前我们来先分析下如何避免出现这类404错误,然后再说真的遇到这种情况(比如用户输入一个错误不存在的路径)时该怎么办,才能显示自定义的404错误页。 一、错误的路径被发送到php-fpm进程 出现这类错误,十个有九个是后端fastcgi进程收到错误路径(SCRIPT_FILENAME),而后端fastcgi收到错误路径的原因大都是配置错误。   常见的nginx.conf的配置如下: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example.com www.example.com; access_log /var/www/logs/example.com.access.log;   location / { root /var/www/example.com; index index.html index.htm index.pl; }   location /images { autoindex on; }   location ~ \.php$ { fastcgi_pass 127.0.0.1:...

Google Web Fonts

图片
Google Web Fonts 上有许多精美的字体,不过只能通过网页引用。有时页面设计需要使用这些字体,那么怎样才能把它们保存成TTF呢? 首先,访问 Google Web Fonts ,找到所需的字体。可以利用左侧的Search功能迅速找到字体。   然后点字体下面的”Quick-use”链接。 在Quick-Use界面找到第三步”3. Add this code to your website:”,复制代码中的链接,然后开个新的浏览器窗口,打开这个链接: 链接打开后就会看到下面的代码: @font-face { font-family: ‘Electrolize’; font-style: normal; font-weight: 400; src: local(‘Electrolize’), local(‘Electrolize-Regular’), url(http://themes.googleusercontent.com/static/fonts/electrolize/v2/DDy9sgU2U7S4xAwH5thnJ7rIa-7acMAeDBVuclsi6Gc.woff) format(‘woff’);} 最后的url()中的链接就是字体文件,将它粘贴到新的浏览器窗口中即可下载。 如果字体文件扩展名为woff,那么需要将其转换为TTF。去Google搜索”woff to ttf”能找到很多这种工具,如 Convert woff to otf

如何引用无广告的优酷视频

通过下面的代码引用优酷的视频可以屏蔽掉广告。 <p style=”text-align: center;”><embed src=http://static.youku.com/v1.0.0149/v/swf/qplayer_rtmp.swf?VideoIDS= XMjM2OTE3ODg4 ID&winType=adshow&isAutoPlay=true” quality=”high” width=” x ” height=” y ” align=”middle” allowScriptAccess=”never” allowNetworking=”internal” autostart=”0″ type=”application/x-shockwave-flash”></embed></p> 调整大小: width=” x “height=” Y ” 常见几种比例: 384×256、580×435、610×460 替换视频地址: 红色部分是URL链接中视频的ID,比如: http://v.youku.com/v_show/id_ XNTc5NTU1NjEy .html 用链接中的 XNTc5NTU1NjEy ,替换上面的红色部分即可。

查看Android的MAC地址

图片
步骤如下: (1)在主屏幕上轻按“设置”按钮。或者,按下物理按钮“Menu”,选择“设置”。 (2)在设置的列表下,轻按选择“关于本机”按钮。 (3)然后,轻按“状态消息”按钮。 (4)查看“Wi-Fi MAC 地址”

Amazon Cloud Drive 更改共享文件夹位置

安装了cloud drive的桌面端,本地cloud drive文件夹里的文件会自动更新到网盘。 安装后会自动把cloud drive本地文件夹设在c:\users\xxx\cloud drive下,没有提供设置本地文件夹的位置的选项。 网上找到了一种方法来解决问题:修改注册表。 运行regedit,找到 [HKEY_CURRENT_USER\Software\Amazon\AmazonCloudDrive] 下的SyncRoot,设为你想要的位置比如H:\Cloud Drive之类的。

条件注释判断浏览器

<!–[if !IE]><!–> 除IE外都可识别 <!–<![endif]–> <!–[if IE]> 所有的IE可识别 <![endif]–> <!–[if IE 6]> 仅IE6可识别 <![endif]–> <!–[if lt IE 6]> IE6以及IE6以下版本可识别 <![endif]–> <!–[if gte IE 6]> IE6以及IE6以上版本可识别 <![endif]–> <!–[if IE 7]> 仅IE7可识别 <![endif]–> <!–[if lt IE 7]> IE7以及IE7以下版本可识别 <![endif]–> <!–[if gte IE 7]> IE7以及IE7以上版本可识别 <![endif]–> <!–[if IE 8]> 仅IE8可识别 <![endif]–> <!–[if IE 9]> 仅IE9可识别 <![endif]–>   <!–[if lt IE 9]> 加载CSS1 <!–[else]> 加载CSS2 <![endif]–> 这样有效是有效,但是用HTML VALIDATOR里,报错,因为这个不符合XHTML 1.1的规范, 如果把ELSE语句去掉,则正确. 方法1: 加载CSS2 <!–[if lt IE 9]> 加载CSS1(可以把要重写的写在这里). <![endif]–>  

如何居中一个浮动元素?

设置容器的浮动方式为绝对定位 然后确定容器的宽高 比如宽500 高 300 的层 然后设置层的外边距 Div { width:500px ; height:300px; margin: -150px 0 0 -250px; position: absolute; left:50%; top:50%; background-color: #000; }  

wordpress mb_strimwidth() 函数不可用解决办法

博客搬家将以前的APACHE换成了NGINX,配置的过程中没有安装php5_mbstring导致首页的摘要始终无法显示,之前做模板时首页摘要是用mb_strimwidth() 函数进行截断,一开始还以为是模板出问题了,修改了半天,都无法解决,最后无意间在网上看到一篇文章才发现自己没安装php5_mbstring导致的,直接安装然后重启nginx和php-fpm就OK了。 mb_strimwidth() 函数进行截断,对于中文用户来说,这个函数是相当实用的,因为很多摘要的方法都会把中文字截断出乱码,因为中文字在 UTF-8 编码下占三个长度,如果你使用的是VPS,那么直接安装php5-mbstring即可,如果是虚拟主机,那就看主机都默认支持这个函数的,前提是要开启 mb_string 这个模块。那如果主机没有开启 mb_string 就不能使用 mb_strimwidth() 函数了吗?有没有变通的办法呢?答案当然是 YES 先在 WordPress 主题的 functions.php 文件中添加如下代码: function dm_strimwidth($str ,$start , $width ,$trimmarker ){ $output = preg_replace(‘/^(?:[\x00-\x7F]|[\xC0-\xFF][\x80-\xBF]+){0,’.$start.’}((?:[\x00-\x7F]|[\xC0-\xFF][\x80-\xBF]+){0,’.$width.’}).*/s’,’\1′,$str); return $output.$trimmarker; } 接下来在需要的地方调用如下:   echo dm_strimwidth(strip_tags($post-&gt;post_content),0,200,’&lt;a href=”‘.get_permalink().'”&gt;……[阅读全文]&lt;/a&gt;’);

FreeBSD vmstat详解

top是给Linux设计的。在FreeBSD VM里面的Free概念和其他OS完全不同,使用top查看Free内存对于FreeBSD来说可以说没什么意义。正确的方法是看vmstat。  # vmstat  procs memory page disk faults cpu  r b w avm fre flt re pi po fr sr ad0 in sy cs us sy id  0 2 1 270512 20316 30 0 0 0 26 5 1223 1589 98 593 1 1 99 最好使用vmstat t [n]命令,例如 vmstat 5 10,表示在t(5)秒时间内进行n(10)次采样。如果只使用vmstat,无法反映真正的系统情况。 procs: r–>在运行的进程数 b–>在等待io的进程数(等待i/o,paging等等) w–>可以进入运行队列但被替换的进程 memoy(以kb为单位,包括虚拟内核和真实内存,正在运行或最近20秒在运行的进程所用的虚拟内存将被视为active) avm–>活动的虚拟内存 free–>空闲的内存 pages(统计错误页和活动页,每5秒平均一下,以秒为单位给出数值) flt–>错误页总数 re–>回收的页面 pi–>进入页面数 po–>出页面数 fr–>空余的页面数 sr–>每秒通过时钟算法扫描的页面 disk 显示每秒的磁盘操作(磁盘名字的前两个字母加数字,默认只显示两个磁盘,如果有多的,可以加-n来增加数字或在命令行下把磁盘名都填上。) fault 显示每秒的中断数 in–>设备中断 sy–>系统中断 cs–>cpu交换(上下文切换) cpu 表示cpu的使用状态 cs–>用户进程使用的时间 sy–>系统进程使用的时间 id–...

Nginx配置文件nginx.conf中文详解

#定义Nginx运行的用户和用户组 user www www;   #nginx进程数,建议设置为等于CPU总核心数。 worker_processes 8;   #全局错误日志定义类型,[ debug | info | notice | warn | error | crit ] error_log /var/log/nginx/error.log info;   #进程文件 pid /var/run/nginx.pid;   #一个nginx进程打开的最多文件描述符数目,理论值应该是最多打开文件数(系统的值ulimit -n)与nginx进程数相除,但是nginx分配请求并不均匀,所以建议与ulimit -n的值保持一致。 worker_rlimit_nofile 65535;   #工作模式与连接数上限 events { #参考事件模型,use [ kqueue | rtsig | epoll | /dev/poll | select | poll ]; epoll模型是Linux 2.6以上版本内核中的高性能网络I/O模型,如果跑在FreeBSD上面,就用kqueue模型。 use epoll; #单个进程最大连接数(最大连接数=连接数*进程数) worker_connections 65535; }   #设定http服务器 http { include mime.types; #文件扩展名与文件类型映射表 default_type application/octet-stream; #默认文件类型 #charset utf-8; #默认编码 server_names_hash_bucket_size 128; #服务器名字的hash表大小 client_header_buffer_size 32k; #上传文件大小限制 large_client_header_buffers 4 64k; #设定请求缓 client_max_body_size 8m; #设定请求缓 sendfile on; #开启高效文件传输模式,sendfile指令指定nginx是否调用sendfile函数来输出文件,对于普通应用设为 on,如果用来进行下载等应用磁盘IO重负载应用,可设置为off,以平衡磁盘与网络I/O处理速度...

谷歌浏览器 Chrome 中你可能不知道的快捷键

越来越多的人在使用谷歌浏览器了,你也同样可能对它的设计感到惊叹,作为开发人员的你,是不是想了解到更多一点的秘密呢?   在浏览器里输入如下快捷方式会得到很多有用的信息,赶快试试吧: about: about:dns about:plugins about:memory view-source:[URL] about:cache   about: 得到浏览器相关的信息 包括 谷歌浏览器,WebKit和V8的版本号,以及用户代理字符串。 如下所示: 谷歌浏览器 4.1.249.1042 (正式版本 42199) WebKit 532.5 V8 1.3.18.22 User Agent Mozilla/5.0 (Windows; U; Windows NT 5.1; en-US) AppleWebKit/532.5 (KHTML, like Gecko) Chrome/4.1.249.1042 Safari/532.5   about:dns 得到dns信息,   about:plugins 得到已经安装的插件信息   about:memory 现在 Chrome 的内存占用信息   view-source:[URL] 就是查看源码了, 比如: view-source:http://www.google.com.hk/webhp?source=g_cn 查看谷歌首页的源码,这个和打开网页在查看源码是一样滴,快捷键 Ctrl+U ,别忘了   about:cache 缓存信息,可能会很大哦   都是很有用的信息,大家赶快动手试试吧。

freebsd同步时间

# ntpdate cn.pool.ntp.org   这样时间就准了。 cn.poolntp.org 是中国的时间服务器。   如想每天晚上23点同步一次时间 # ee /etc/crontab 在最后加入   #Synchronise My Server clock #minute hour mday month wday who command 0 23 * * * root /usr/sbin/ntpdate cn.pool.ntp.org > /dev/null   保存退出,就可以了。

freebsd 下vsftpd安装错误

===> Deinstalling for ftp/vsftpd ===> vsftpd-ssl not installed, skipping ===> Installing for vsftpd-ssl-3.0.2 /usr/bin/env PKG_PREFIX=/usr/local /bin/sh /usr/ports/ftp/vsftpd/pkg-install vsftpd-ssl-3.0.2 PRE-INSTALL pw: no such user `ftp’ pw: user ‘ftp’ already exists Failed to add user ftp as gid 14 *** Error code 1 Stop in /usr/ports/ftp/vsftpd. *** Error code 1 Stop in /usr/ports/ftp/vsftpd.   遇到这个问题后,搞了一天,才得到解决,也不知道是不是对所有人都实用。解决方法如下: 直接删除ee /etc/password 和 /etc/master.passwd手动删除ftp用户,然后 pwd_mkdb /etc/master.passwd更新一下ok 再cd /usr/ports/ftp/vsftpd && make install clean

天堂的门坏了

天堂门坏了,上帝招标重修。 印度人说:3千块弄好,理由是材料费1千,人工费1千,我自己赚1千; 德国人说:要6千,材料费2千,人工2千,自己赚2千; 最后中国人淡定地说:这个要9千元,3千给你,3千我的,3千给那个印度人干。上帝拍案:中标!     后来地狱的门也坏了,招标时吸取教训,制定控制价3000。 德国人看了一眼走了,印度人报价3000。 中国人给了评标的小鬼500,报价3000,中标。 德国人印度人都纳闷:看他怎么干? 再后来,中国人花了500材料500人工,修了一半宣布停工。 拖了半年,地狱追加投资3000,完工!     再后来天堂连接地狱的电梯坏了,也要重修。 经过前面两次教训后,控制定价3000而且要一次性修好。 德国人又来,看了一下走了,印度人报价3000。 中国人也报价3000而且还称完工后有茅台送,中标。 拿到钱后中国人开工。材料500人工500。完工后。 上帝叫人验收。验收员(事先收了中国人红包500)说不合格,要重建。 于是追加资金9000重建!     再后来,人间的大门也坏了,投胎的上不来。 经过前几次的教训之后,严格定价3000,监理,审计现场跟踪!并且免费保修1亿年。 德国人吓跑了,印度人报价3000, 中国人来了,无偿修好,免费保修2亿年,但要5万年的管理权,上帝同意了。 于是中国人修好了后在门口设了个收费站,投胎每人每次500,双向收费上不封顶。 多给钱的投胎到美国,给500的投到欧洲,逃费的一律投到中国。

nginx中配置ip直接访问的默认站点

nginx中,每个站点都是由一个server段定义的,这里面设定了监听的ip和端口,站点的域名,根目录等信息。但一般来说vps主机上每个ip上会对应几个不同的站点。这样就会出现一个问题,直接访问这个ip的话,访问的会是哪个站点? 答案是这样的:在Listen ip:port; 这个指令行中,有一个参数default_server,指定了它后,这个server段就会是这个ip的默认站点;如果没有这个参数,那么默认ip直接访问的是nginx.conf中出现的第一个server段对应的站点。 server{ listen 80 default_server; server_name ixq.us; rewrite ^ http://www.ixq.us$request_uri?; }

Linux防火墙Firestarter

图片
Firestarter是一款适合个人用户和小型企业的图形界面iptables配置工具,可以用来构建和维护防火墙,加固网络安全。对于与局域网共享唯一公共IP地址的NAT防火墙来说,这是一个不错的选择,并且在防火墙之后,它还有一些公共服务,或者一个分离的DMZ。它拥有打开或关闭防火墙的一些简易命令,可以查看状态视图和当前的活动。   虽然Firestarter需要GTK并设计在GNOME下面运行,但是它同样也能够在KDE下面运行。   主要特点   适用于台式机,服务器和网关 可共享Internet连接 允许自定义入站和出站访问策略 使用向导轻松配置防火墙 设置和控制DHCP服务器 实时展示外来入侵和其他防火墙事件,方便用户及时调整ICMP参数以帮助阻止DoS攻击 查看活动的网络连接,包括任何进站和出站的访问必须经过防火墙 安装 # aptitude install firestarter 当然,你也可以用Synaptic(新立得软件包管理器)来安装。   主界面截图 运行向导配置       点击 FireStarter 主界面的菜单 防火墙 → 运行向导 可以进入 FireStarter 的运行向导界面。不要看到英文就担心,这里的关键信息文字已经被翻译成中文,很容易理解。按照向导的指示点击“前进”。 第一步是选择连接到 Internet 的网络设备,一般来说由软件自动侦测的网络设备不会有错的。但这些网络设备至少需要是已经激活的网络连接(例如 eth0、eth1)等。 第二步是选择连接到内部局域网的接口设备,一般来说用户可以相信软件的自动侦测功能。这里有个特别的选项用于设置是否实现共享 Internet 上网,即“Enable Internet connection sharing”,如果你要使内部局域网内的其他计算机可以共享这台主机上的 Internet 连接,那么请在这个选项旁边打个勾。 第三步是选择是否立即启用防火墙。通常这个选项是打勾选择的。 这时候点击“保存”,一切已经就绪。   使用首选项   和别的 Linux 软件一样,FireStarter 也有“首选项”使用户可以随时对该软件进行各方面的配置。你可以从左边的折叠菜单里选择 防火墙 / 网络配置,然后在右边的配置界...

lftp使用

命令: lftp user@site:port   这个命令可以防止密码以明文出现。   终端:   man lftp   进入lftp后   help   获得帮助   就可以看到命令列表   下面我们看一下lftp常用的命令:   ls 显示远端文件列表。 cd 切换远端目录。 get 下载远端文件。 mget 下载远端文件(可以用通配符也就是 *)。 pget 使用多个线程来下载远端文件, 预设为五个。 mirror 下载/上传/同步 整个目录。 put 上传文件。 mput 上传多个文件(支持通配符)。 mv 移动远端文件(远端文件改名)。 rm 删除远端文件。 mrm 删除多个远端文件(支持通配符)。 mkdir 建立远端目录。 rmdir 删除远端目录。 pwd 显示目前远端所在目录。 du 计算远端目录的大小 ! 执行本地 shell的命令(由于lftp 没有 lls, 故可用 !ls 来替代) lcd 切换本地目录 lpwd 显示本地目录 alias 定义别名 bookmark 设定书签。 exit 退出ftp

IIS访问需要用户名和密码的解决方法

鼠标右击Internet Explorer-属性-安全-自定义级别-在用户验证里把”自动使用当前的用户名和密码”勾上.重新打开IE,输入http://localhost/或http://127.0.0.1/

怎么把组策略(gpdeit.msc)还原于默认

最近把手的一个VPS安装了windows server 2003,主要是经常用linux/BSD怕日后遇见windows服务器无从下手,安装IIS,FTP这里我说不详细说明了。这篇文章主要写我修改组策略后遇到的一个小问题,本来想服务器安全一点,但是windows 2003设置太麻烦了,不像linux一条命令全部解决。修改组策略时不知道哪里出问题了,网站也无法访问。没办法,就还原组策略: 开始-运行 输入cmd 确定 输入Secedit /configure /cfg %windir%\repair\secsetup.inf /db secsetup.sdb /areas USER_RIGHTS /verbose 然后使用: gpupdate.exe 更新策略

Windows2003中不允许的父路径问题

问题:   Active Server Pages 错误 ‘ASP 0131’   不允许的父路径   /dongtai/index.asp,行 1   包含文件 ‘../common/incfiles/web.asp’ 不能用 ‘..’ 表示父目录。   解决方法:   类似 ../ 父路径的问题.IIS6 为提高安全性,默认设置是禁止使用父路径,所以你的程序会出错,解决方法也很简单,在IIS6的站点属性中选择“使用父路径”即可。   IIS6==>站点属性==>主目录==>配置==>选项==>启用父路径   这样就可以了, 告诉你个详细的方法,在IIS6里点帮助(F1),然后搜索“父路径”,里面有详细的设置方式。

Nginx 301重定向域名

Nginx 301重定向域名 为何要使用301重定向 在网站建设中需要网页重定向的情况很多:如网页目录结构变动,网页重命名、网页的扩展名改变、网站域名改变等。如果不做重定向,用户的收藏和搜索引擎数据库中的旧地址只能让访客得到一个404错误信息页面,访问流量白白丧失。不仅如此,之前该页面的一切积累(比如PR值)就都白费了。   301重定向不仅能使页面实现自动跳转,对于搜索引擎来说,也可能可以传递PR值。   nginx重定向规则详细介绍 rewrite命令 nginx的rewrite相当于apache的rewriterule(大多数情况下可以把原有apache的rewrite规则加上引号就可以直接使用),它可以用在server,location 和IF条件判断块中,命令格式如下: rewrite 正则表达式 替换目标 flag标记 flag标记可以用以下几种格式: last – 基本上都用这个Flag。 break – 中止Rewirte,不在继续匹配 redirect – 返回临时重定向的HTTP状态302 permanent – 返回永久重定向的HTTP状态301 例如下面这段设定nginx将某个目录下面的文件重定向到另一个目录,$2对应第二个括号(.*)中对应的字符串: location /download/ { rewrite ^(/download/.*)/m/(.*)\..*$ $1/nginx-rewrite/$2.gz break; }   nginx重定向的IF条件判断 在server和location两种情况下可以使用nginx的IF条件判断,条件可以为以下几种: 正则表达式   如: 匹配判断 ~ 为区分大小写匹配; !~为区分大小写不匹配 ~* 为不区分大小写匹配;!~为不区分大小写不匹配 例如下面设定nginx在用户使用ie的使用重定向到/nginx-ie目录下: if ($http_user_agent ~ MSIE) { rewrite ^(.*)$ /nginx-ie/$1 break; } 文件和目录判断 -f和!-f判断是否存在文件 -d和!-d判断是否存在目录 -e和!-e判断是否存在文件或目录 -x和!-x判断文件是否可执行 例如下面设定nginx在文件和目录不存在的时候重定向: if (...

如何取消连接服务器时"记住密码"?!

图片
在公司经常用到公司的资料服务器,于是公司为每个人分配了一个用户及密码,然后每次登陆服务器(红圈标示)都要输入相应的密码,比如我用USER1,就在用户名输入USER,密码输入你自己的密码(蓝圈标示),就能获得我相应的权限,一般我们为了方便都会勾选记住密码(绿圈标示),这样就不必每次都输入ID和密码了;但有时候问题就在这个“记住密码”!有时候服务的用户名变更(如换成其他什么编号),或者临时要用其他用户名登陆以获得不同的权限的时候,就找不到这个登陆的窗口了,因为WINDOWS已自动帮你记住了(苹果机就不会这种情况)。怎么办呢?就参照下面的方法来解决!   运行 control userpasswords2 高级->管理密码 然后把你记住密码的所在服务器名称删除,然后注销一下就OK了!

Debian7.0系统与常用软件安装笔记

安装系统,直接到 debian.org 上下载需要的版本,刻录成光盘,然后安装,这里我先择了最新版本 debian7.0 。安装过程中只需要注意一点即可,安装时选择英文,如果选择中文后,可能后面会遇到麻烦,所以我选择了英文安装,系统安装完后我们可以汉化。 系统安装完后,首先第一件事要做的就是更新一下系统,更新源地址国内首选 163 镜像,可以到 mirror.163.com 选择合适自己的源地址。用 ROOT 用户直接 vi /etc/apt/sources.list 编辑它即可。这里列出我自己的: deb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mirrors.163.com/debian-security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debian-security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http.us.debian.org/de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 deb http://www.deb-multimedia.org wheezy main non-free //******** deb http://ftp.de.debian.org/debian jessie main //****** 上面我自己加了几条,用来补充 1...

debian安装后更新源设置

最近在本本上安装体验一下debian7,安装完后与往常一样还是选择用163镜像源,可是163的镜像源总是有那么点不完美,最后加入几个地址,感觉不错,记录一下,以后备用 deb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 main non-free contrib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debian wheezy-proposed-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mirrors.163.com/debian-security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src http://mirrors.163.com/debian-security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http.us.debian.org/debian wheezy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security.debian.org wheezy/updates main contrib non-free deb http://www.deb-multimedia.org wheezy main non-free deb http://ftp.de.debian.org/debian jessie main

孙悟空与佛祖的对话

有一天,悟空问佛祖: 什么是爱情?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稻田,去摘一株最大最金黄的麦穗回来,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却空着手回来了。 佛祖问他怎么空手回来了? 悟空说道:当我走在田间的时候,曾看到过几株特别大特别灿烂的麦穗,可是,我总想着前面也许会有更大更好的,于是没有摘;但是,我继续走的时候,看到的麦穗,总觉得还不如先前看到的好,所以我最后什么都没有摘到。。。 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爱情。   又一天,悟空问佛祖: 什么是婚姻?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树林,去砍一棵最粗最结实的树回来放在屋子里做圣诞树,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砍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带了一棵并不算最高大粗壮却也不算赖的树回来了。 佛祖问他怎么只砍了这样一棵树回来? 悟空说道:当我穿越树林的时候,看到过几棵非常好的树,这次,我吸取了上次摘麦穗的教训,看到这棵树还不错,就选它了,我怕我不选它,就又会错过了砍树的机会而空手而归,尽管它并不算我碰见的最棒的一棵。 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婚姻。   还有一次,悟空问佛祖: 什么是幸福? 佛祖说:我请你穿越这片田野,去摘一朵最美丽的花,但是有个规则:你不能走回头路,而且你只能摘一次。 于是悟空去做了。许久之后,他捧着一朵比较美丽的话回来了。 佛祖问他:这就是最美丽的花了? 悟空说道:当我穿越田野的时候,我看到了这多美丽的花,我就摘下了它,并认定了它是最美丽的,而且,当我后来又看见很多美丽的花的时候,我依然坚持着我这朵最美的信念而不动摇。所以我把最美丽的花摘回来了。 这时,佛祖意味深长地说:这,就是幸福。   悟空又有一天问佛祖 什么是外遇? 佛祖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佛祖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 悟空回答道:我找了两个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佛祖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又有一天,悟空又问佛祖 什么是生活? 佛祖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 悟空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 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佛祖...

Windows 2003 IIS打造FTP服务器

图片
网络上关于IIS6.0做FTP的教程实在太多了,但是都不够详细,关键的东西没有讲到位,我之前为了配置好的服务器花了几天时间看教程时间看教程,但是都没从教程里看出什么来,每一个设置都和教程里完全一样,但就是不能连接,后来通过自己深入研究才找到问题的关键处,所以写这篇教程是非常有必要的。这样可以为更多人节省时间,如果每个人节省1分钟,一万个人就接近一个星期时间了,何况中国不只一万个人需要配置服务器吧。   很多人都喜欢用serv-U,这这里我顺便也讲一下serv-U 和IIS6.0 FTP。 Serv-U 也是一款FTP服务器端软件, IIS6.0 FTP是微软系统自带集成的一款FTP终端。我们也可以说它是一款服务器组件,因为他是集成在IIS上的。那么我们来看看两款终端到底哪款更好呢。首先我们从开发者的角度来看serv-U是第三方开发的软件,而IIS6.0 FTP组件是微软自己开发的,所以IIS6.0 FTP兼容性绝对优于serv-U. 再者性能上我们也做过测试,同样的连接数,在连接速度上IIS 6.0FTP比serv-U更快 我们进入正题吧,接下来我将用图文的方式为大家演示IIS6.0 FTP的完全安装过程 第一步要安装FTP组件 在控制面板里打开添加删除程序,这个大家都知道吧,点添加windows组件 找到应用程序服务器,选择它,再点击详细信息。 选择信息服务器,点详细信息。 找到 文件传输协议(FTP)服务 把勾打上。然后点确定。再确定 到这里你把WIN2003的系统光盘放入光驱再点下一步 系统开始安装,如果没有放入光盘系统会提示你选择安装文件。如果你确实没有的光盘你可以网上下载。 组件到这里就安装完成了,接下来我给大家讲服务器的配置。 在开始,程序,管理工具里打开,internet 信息服务(IIS)管理器   用iis建立ftp服务器:   用iis建立服务器不是非常复杂,操作起来比较简单,类似于用iis建立网站,其中涉及的虚拟目录等概念和网站中的虚拟目录一致。 通过任务栏的开始, 所有程序,管理工具,再其下找到信息服务(iis)管理器,打开管理器后会发现在最下方有一个ftp站点的选项,我们就是通过它来建立ftp服务器。 IIS上默认有个FTP站点,我们千万不要把这个站点删了,因为微软的FTP比较小气,由于不能建多个站点共用21端口...